
父子傳承 走過三十年的有機路
使用隱含「陳」字的斗笠圖騰,以及品牌名稱中特別選用的「稼」,既是代表「莊稼」—農作物,也是「家」字加上「禾」邊,象徵對於家族世代傳承、秉持從農立業初衷的期許。

友善環境的自有農場
始於1989年,迄今仍一本初衷採行無農藥、無化肥、無除草劑的自然農法。
穫真稼實的農產良品
以農作物為原料主角,不使用化學合成添加物,呈現食材本質的純真風味。
「陳稼莊」自創立之初即基於維護生態環境、珍惜土地物產、拒絕有毒物質的理念,強調回歸健康、安心的食材本質,嚴選自家農場有機農法栽培或台灣本產有機/自然/無毒農法栽培水果,在自有的加工廠,不使用防腐劑、色素、香料,以無添加、無調整的原則,生產果汁、果醋、果醬、果茶等天然農產加工品,忠實呈現產品的原色、原味、原相,堅持「以農為本‧樸實真誠」的核心價值。
早在三十年前,有機、無毒的消費意識還未普及時,「陳稼莊」的創辦人—陳坤生—就堅持種植農作物不能使用農藥、化學肥料、除草劑,加工製成產品不要使用化學合成添加物,而現在兒子陳柏璋也接棒傳承這份志業。


自然農法—不使用農藥‧化學肥料‧除草劑

一家人齊心合作、共同經營的志業

天然產品—不使用防腐劑‧香料‧色素‧化學合成添加物
有機農業的先行者 Since 1989

在有機概念尚未成形的1990年代初期,陳稼莊即以這個古樸的「無農藥‧自然農業」印章圖樣標誌著創業理念。
陳稼莊果園的園主是中興大學農學院畜牧系畢業的陳坤生,一位出身自台南縣鹽水鎮坔頭港鄉下、憨直勤樸的農家子弟,雖然長大後離鄉到外地求學、畢業後原本從事畜牧相關事業,但是於1989年(民國78年)時,受到機緣的引發,幼年跟隨父親下田的自然農耕經驗在記憶深處牽動著他,因此毅然地從都市回到鄉下老家購買農地,轉行投入農業,創立了「陳稼莊果園」。
因為陳坤生自身對生態環境的關懷、對有毒物質的排斥,本著尊重生命、珍惜土地的熱忱,在他立志當農夫之時,從第一塊田地開始,就打定主意絕不使用農藥、化學肥料、除草劑,以「無農藥‧自然農業」作為陳稼莊果園的創立原則。
在有機概念尚未成形的當時,陳坤生即特立獨行地堅持這種耗費人力、時間、金錢的自然農法,雖然曾被譏笑為傻子,仍舊不改其志,成為台灣有機農業的先行者之一。
而同樣基於保護生態環境、拒絕有毒物質的理念,在製作農產加工品的過程中,也絕不使用防腐劑、人工香料、人工色素等危害人體的化學添加物,堅持「天然‧健康‧原味」的原則。
如此對於自然農法、天然產品的執著,自1993年(民國82年)起陸續獲得報紙、雜誌的報導肯定。而台灣的有機概念確立之後,陳稼莊的自有農場也是早在1999年(民國88年)起即已陸續取得並持續進行相關的有機驗證。
以農為本的樸實性格,對於自然農法、天然產品的不變堅持,是陳稼莊自創立以來一本初衷、力行不倦的信念。

1999年(民國88年)
COAS農地驗證標章

2000年(民國89年)
MOA自然農法認定證


2020年(民國109年)
FOA有機驗證證書
報章雜誌的報導肯定

1993年(民國82年)11月
民眾日報 <傻子阿生回老家>

1993年(民國82年)11月
台灣時報 <尊重生命 珍惜大地—陳坤生的無農藥植桑經驗>

1998年(民國87年)6月
讀者文摘 <有機農耕愛護大地>

2015年(民國104年)5月
蘋果日報 財經版 B8 版 全版 <憨人農莊>
陳稼莊的自有農場|自然農法 — 不使用農藥‧化學肥料‧除草劑
- 陳稼莊的自有農場主要栽培桑椹、桑葉、百香果、紅心土芭樂、蕃茄、檸檬、鳳梨、山刺番荔枝、冬瓜、優級糙米醋使用的糙米等自家產品的農作物原料,完全採取有機/自然/無毒農法,收成量較不足的百香果及自有農場不適合栽培的梅子、橄欖等則嚴選其他台灣本土同樣致力於有機/自然/無毒農法的農友合作,以確保農作物原料的安全性,維持優良的品質。
- 陳稼莊的自有農場,不使用溫室、網室,不以塑膠布覆蓋土地,讓農作物在陽光和雨露中自然生長,讓土壤自由透氣呼吸。
陳稼莊的優質產品|天然產品 — 不使用防腐劑‧香料‧色素‧化學合成添加物
- 有加糖的果汁、果醋、果醬產品,100%使用「無漂白冰糖」(原色冰糖)。
- 無添加防腐劑,因此果汁、果醬產品開瓶後請務必冷藏,並請儘速食用完畢。
- 無添加安定劑,因此含有果肉之果汁、果醋產品,其果肉會自然沉澱,飲用前請先搖勻。
- 無添加抗氧化劑,因此產品本身的自然原色,會隨時間而漸漸變深。
- 水果醋、米醋產品為天然手工酵釀/萃釀,100%使用天然農產品原料,接種酵母菌和醋酸菌,遵古法於大陶甕中經過長時間靜置發酵/混融萃取熟成,絕不以通氣攪拌或添加酒精催化速成,絕不含冰醋酸之類有害人體的化學物質。